深圳市满园春园林工程有限公司

联系电话: 0755-89616545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137-2373-0931

Banner
服务项目

电话:0755-89616545

手机:13723730931

联系人:刘经理

地址:深圳市龙岗区横岗坳背路B51


园林知识

园林公司 寺庙园林的意境营造

编辑:深圳市满园春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时间:2020-04-29

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理论中最基础、最重要的美学范畴,也蕴含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。


“境”本是一个空间概念,与审美意识的“意”相结合,便有了哲学的精神内涵。


深圳园林公司“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”,将山、水、植物、建筑等要素融于一体,追求“虽由人作,宛自天开”的最高意境。


作为古典园林之一的寺庙园林,因其丰富的宗教和文化底蕴,在园林意境营造方面有着更深远的要求。


深圳园林公司讲究“小中见大”“咫尺山林”“缩千里江山于方寸”“一峰则太华千寻”“一勺则江湖万里”。


寺庙园林更是在有限的空间内,通过借景、障景和虚景等手法表现园林意境,借助听觉、嗅觉等感官系统,利用季节和气候变化,产生“象外之象”“景外之景”“弦外之音”,使得“心量广大,犹如虚空”的佛教境界得以体现。


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植物常作为文人情感的载体,被赋予特殊的文化内涵。


作为古典园林的四要素之一,植物是寺庙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寺庙园林宗教文化的体现和园林意境的营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寺庙园林中常用的植物类型主要分为以下5种:


❶ 特殊寓意类


根据佛经记载,佛祖释迦牟尼一生的几个重要时刻都与植物有关:于无忧树下诞生,自菩提树下顿悟,在娑罗双树间涅槃。


因此,与佛教有关的植物,常作为佛的化身被应用在佛教寺庙园林中。


这类植物主要包括:佛门三宝树(菩提树、娑罗树和贝叶棕)以及佛教的“五树六花”


“五树”是菩提树、大青树、贝叶棕、槟榔、糖棕,“六花”是荷花、文殊兰、黄姜花、黄缅桂、鸡蛋花和地涌金莲。


菩提树。为桑科常绿乔木,叶心形带尾尖,原产印度,我国华南地区常见栽培。


梁武帝天监元年(502年),就有广州光孝寺引种菩提树的记载,成为岭南菩提树之祖。广东曲江南华寺内种植了32 株菩提树,树龄已逾1500 年。气候条件无法种植菩提树的地区,常选用叶形相似的暴马丁香、椴树等来代替,南京椴在当地有“菩提椴”之称。


娑罗树。是龙脑香科常绿乔木,原产印度及马来半岛的热带雨林中,我国常用落叶大乔木七叶树来代替。


此树初夏开花,成直立密集的淡紫色锥形花序,形似佛塔,犹如烛台,颇具佛教文化意境,故寺院中常用,其中以杭州灵隐寺的七叶树最为著名,是我国现存最老的佛树。北京的大觉寺、潭柘寺、卧佛寺、香界寺、法源寺等都有七叶古树,宁波的保国寺前有七叶树广场。


莲花。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”,在佛教理论中寓意佛在生死烦恼中出生,又从生死烦恼中开脱,有“莲花藏世界”之说。


佛陀用莲花来形容大千众生的千差万别,隐喻了“人人同具佛性”的道理。佛经中记载,莲花妙香广布,令见者喜悦、吉祥,以莲花比喻菩萨所修的10 种善法。佛教中的袈裟也称为莲花衣,菩萨的宝座是莲花台。因此,莲花成为寺庙园林中应用最广泛的水生植物。


竹子。是佛教教义的象征,因其节间的空心,与佛教“空”与“心无”的理念相吻合。


佛经中记载的古印度最早的2个寺庙之一为“竹林精舍”,而普陀山的紫竹林,更是因观世音菩萨的应化而闻名。


竹类在寺庙园林中的应用非常广泛,我国很多寺庙都修建于竹林中,如北京的潭柘寺有“竹林禅寺”之名;怀柔的红螺寺存有630 多年树龄的黄槽竹,为红螺寺“三绝景”之一;天台的方广寺掩映于竹海之中;杭州的云栖寺以云栖竹径而闻名。正所谓“青青翠竹,皆是法身,郁郁黄花,无非般若”。


❷ 高大古朴类


佛教修行需要一个脱离尘俗的净土山林,故寺庙多选址于名山大川和深山老林。


古寺入深林“,高大古朴的乔木常作为风景林围绕在寺庙周围,形成”古木婆娑、丛林隐约“的意境,如天台国清寺的朴树林、南京栖霞寺的枫香林、普陀山的香樟林、峨眉山白龙寺前的楠木林等。


我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,风雨剥蚀、火灾侵袭,难以久长,修葺重建后缺乏古意。因此,寺庙园林之中多种植高大雄伟、树姿优美的常绿或长寿树种,以示佛教香火不断、源远流长。


寺因木而古,木因寺而神”,古树名木见证了寺庙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

寺庙中常见的高大乔木,常绿类主要有松柏、香樟、榕树等,长寿类主要有银杏、国槐、七叶树、枫香等。


如北京法源寺的桧柏、国槐、白皮松和油松等大乔木,古朴虬劲,烘托出千年古刹的沧桑厚重;


潭柘寺内的千年银杏,曾被乾隆封为“帝王树”;大觉寺内独木成林的古银杏,早在明清时已闻名京师;曲阜孔庙中仍保存着“先师手植桧”;宁波阿育王寺对植的香樟树龄达千年以上;普陀山慧济寺的古香樟胸围达6m;杭州灵隐寺的甬道有“九里云松”之称;云栖竹径的枫香也成为云栖寺前导空间的点睛之笔。


❸ 芳香高洁类


“不要人夸颜色好,只留清气满乾坤”。中国传统文化中,芳香植物常常被赋予高洁的品格。


在佛教经典中,以香来比喻戒德的芬芳以及如来功德的庄严。因此,寺庙中常以芳香植物作为供奉,更能凸显对佛祖的虔诚。芳香植物在寺庙园林中有着广泛应用,如北京法源寺的丁香、南京灵谷寺的桂花等。


便从雪去还传的信,才是春来即幻身”,梅花也是佛教精神的体现,天台国清寺的梅花相传为隋代天台宗五祖章安手植。


玉兰花盛开之际有着“莹洁清丽,恍疑冰雪”之赞,象征着高尚的品格和超脱世俗的意境。北京著名的大觉寺八景之一“古寺兰香”,即因此享有盛名。此外,腊梅、栀子花、白兰花、金边瑞香、结香、含笑、兰花等,也是寺庙园林中常用的芳香植物。


❹  观赏花木类


《华严经》说:“佛土生五色茎,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如来。”佛教信徒对花卉的崇拜具有“以物托志、借景生情“的特点。


只有在洁净的林泉环境中,借助树木花草之灵气,才能更有力地体现佛教无我超脱、退隐避世的主题,进入禅定、涅槃的境界。


另一方面,由于寺庙园林都是开放的公共场所,带有今天公园的性质,不仅要考虑善男信女的参拜活动,同时兼顾探春消夏、访胜寻幽等休闲娱乐功能,这就促使寺庙园林更具游赏功能,而强化了花木种植的重要性,形成了“寺庙中有园林,园林中有寺庙”的独特景观。


姹紫嫣红

春风拂面


唐代寺院盛行赏牡丹之风,长安城的慈恩寺以牡丹与荷花并称,唐昌观以玉蕊花为盛,元都观则以千树桃花闻名。


北京法源寺素有“花之寺”的美誉,寺中为人所称道的花中佳品有海棠、牡丹、菊花、丁香等;


北京崇效寺的牡丹、极乐寺的海棠、天宁寺的芍药、大觉寺的白玉兰也颇负盛名


昆明金殿的紫薇,杭州灵隐寺的玉兰花、凤仙花、木本绣球等,都为寺庙景观增色不少。


“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凉风冬有雪”“曲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”……这些禅诗正是寺庙园林中花木繁茂的写照。


❺ 生产食用类


天下名山僧占多”,寺庙多建在风景秀丽、远离尘世的山林,修行者生活清苦,靠自给自足来生活,因此,寺庙园林也承担着一定的生产功能。


寺庙生产林主要有竹林、茶林、果林、苗圃等,其中以茶林最为重要,究其原因是僧侣每日打坐参禅,需要以茶驱困提神


随着饮茶在寺院的盛行,僧人对茶的培育、饮用方式乃至茶的精神领悟都有了更深入的研究,于是出现了历代名山寺院出名茶的特殊现象。


庐山的云雾茶、普陀山的佛茶、洞庭山的碧螺春、武夷山的乌龙茶等都源自于寺院,茶圣陆羽也是寺院出身


名山寺院多以自制的茶叶以茶代酒、煎茶待客,对饮用方式也有一定的讲究,逐渐形成了茶道文化,将茶与禅融为一体,具有“茶禅一味”“茶禅一体”的文化内涵。


果树在寺庙园林中的应用,主要是为了供佛所需,也是僧人们不可或缺的一种佐餐食物。果树的种植不仅是一种独特的植物景观,同时具有修善缘、结善果的美好寓意。


北魏时,白马寺内外就遍种沙果、石榴、葡萄等花木果树,“甘殊味美”,就连皇帝也经常派人前来采摘;皮日休的“客省萧条柿叶红,楼台如画倚霜空”,写的就是苏州报恩寺果树成林的景观。


《洛阳伽蓝记》中多次提到寺院种植果树的繁茂景象,如“寺西有园,多饶奇果(景林寺)”“珍果蔚茂(法云寺)”等。而华南地区的寺庙园林中,则常见菠萝蜜、芒果、百香果、人心果等果树。


寺庙园林中的植物,承载着寺庙的文化内涵,深圳园林公司见证着寺庙的历史变迁,历经岁月的洗礼,仍然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。


由于生态和气候条件的差异,寺庙园林的植物景观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。而植物作为佛教精神的象征,在寺庙宗教意境营造与文化内涵表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,却不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。